
- 价格透明
- 信息保密
- 进度掌控
- 售后无忧
2月23日,在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乐山市税务局干部职工中,一份来自重症监护室的工作嘱托,感染着见过它的每一位乐税人。
这张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传出的嘱托字条,字迹潦草,甚至有些模糊难辨,每笔每划都显示着书写者的吃力。这份嘱托来自国家税务总局乐山市金口河区税务局副局长拉吉时不,一位刚完成心脏搭桥手术的病人。
在术后醒来的第一时间,拉吉时不惦记的不是自己的病情,而是自己放心不下的工作。身上插着管子,无法自由动弹、清楚说话的他,向护士要来纸笔,艰难地写下字条:“我必须让我们都牢记于心的是曾经的奋斗战胜的脱贫攻坚”“我的东西谁需要,人(任)何人都可以用”……
一个个歪歪扭扭的字,映衬出一名共产党员、一位彝族干部刚正勤恳的心。
“作为一名党员,他对自己要求特别严”
“踏实肯干”“积极乐观”,是同事们提及拉吉时不时,口中的高频词。
“作为一名党员,他对自己要求特别严。工作上的事,他从不推诿,要干就会一门心思干好。”时任金口河区地税局局长罗志强说,2017年,该局要选派驻村工作队队长,懂彝语、懂乡村、懂群众的拉吉时不成为候选人之一。“我们帮扶的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原小河村有一个组是纯彝族村民组,拉吉时不在语言上有优势,也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,更能走近群众、听懂群众,有的放矢开展好工作。”可考虑到拉吉时不年近五十,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,局里陷入了“两难”。“在征求拉吉时不意见时,他二话不说,主动请缨。”罗志强说,老大哥的担当,让他再一次敬佩不已,也带动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投身脱贫攻坚这场硬仗。
原小河村是金口河区有名的“后进生”。村里近一半人口常年在外,对村里的事不太上心,邻里之间也常常为了些小事吵闹,群众发展意愿不强,产业长期停留在“够吃就行”阶段。
来到原小河村,拉吉时不就扎了根。哪里有困难,他就在哪里;哪里有需要,他就去哪里,没有“官架子”,不搭“花架子”,带着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工作队搞建设、补基础,忙协调、引产业,强宣传、转民风。3年时间里,他踏遍原小河村的村落院坝,写下8万余字的帮扶日志,为村里发展起融合藤椒种植基地和肉鸡、生猪、山羊、生姜、辣椒、水稻、核桃等家庭种养为主的发展之路,村民由“懒得干”到“敢于试”,村容村貌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。2020年,原小河村被评为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。今年,村里正铆足了劲,向“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”目标冲刺。
“在村里的每一天,拉吉时不都认真对待。工作笔记上工整地记录着每一天要干什么、干了什么、干得怎样,整个工作有条不紊,有进展、有追踪。哪怕他生病住院,只要离开村,他都要把工作交代清楚,落实好对接的人。”原小河村第一书记杨尚林说,拉吉时不的脚踏实地、真抓实干得到了群众的认可,他也成为村里人最熟悉的人。
“你真是政府(派)下来的好官员!”
拉吉时不的帮扶包里,一直珍藏着一封语句有些不通的感谢信,那是原小河村村民段玉超写给他的。
信中,段玉超写下了自己最质朴的情感:“……你真是政府(派)下来的好官员!过上好日子,改变我们贫穷落后生活,走进小康社会,衷心感谢对我们帮扶,永不忘记。”杨尚林说,这是拉吉时不的“宝贝”。“拉吉时不总说,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,这信比那些荣誉、奖状更加珍贵。只要村民的日子过好了,他就满足了。”
在原小河村,只要是群众的事,总是在拉吉时不心中占据着“C位”。
3年里,他带领帮扶单位干部职工,打扫村组公共区域卫生、清理房前屋后环境,帮老百姓抢收生姜、核桃、稻谷,助困难村民出村看病治疗、为村里人就近寻找就业岗位……群众的事就是他自己的事。
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突袭。“我是党员我先上!” 拉吉时不整合村里干群力量,发挥老党员、老村长和回村青年学生作用,组成防疫军、宣传队,讲政策、做消杀。为满足村里百姓日常生活基本需求,他在村里成立“青青快递”,专人专车、无偿为村民当起“跑腿汉”,把农贸市场、药店“搬”到了村里。
至今,原小河村三组村民陈秋汝仍记得当时的那一次紧急药品代购。“太感谢拉吉时不了,他真是老百姓的好干部。当时,为了帮我买药,原本一天一次的代购变成了随叫随到,我顿时心里就踏实了。”
复工复产阶段,很多村民着急往外走,拉吉时不组织驻村工作队队员主动协助村民办理健康证明申请手续,确保外出务工人员顺利复工。同时,他还马不停蹄帮村民代购农用物资,协调引进产业项目,全力帮助村民恢复生产、发展增收。
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拉吉时不,对家人有着深深的愧疚。“他总自我调侃,家中几兄妹,因为他不能常回家,所以在父母心里他‘最吃香’。可在自己的小家里,他却‘没地位’,因为家中的大事小事,全靠妻子一个人操持,有事也只能电话联系。”杨尚林说,“我们都知道,他把对家人的爱都藏在了心底。”
长期扎实忘我地工作,为拉吉时不赢得了荣誉。2020年,他荣获“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”称号。
“他就怕群众的事,自己没干好。”杨尚林说,看到拉吉时不从重症监护室里传来的嘱托,他湿了眼眶,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工作继续做好,让拉吉时不安心养病。